參考消息網(wǎng)10月25日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wǎng)站10月7日刊發(fā)題為《炎癥是慢性的、隱蔽的,對你的健康是一個嚴重威脅》的文章,作者是亞歷克斯·賈寧和貝齊·麥凱。全文摘編如下:
“炎癥性衰老”聽起來就像是保健品公司拋出的一個營銷術語,但你最好認真對待這種情況。
什么是“炎癥性衰老”
“炎癥性衰老”描述了一種慢性、低度的炎癥,是炎癥——即免疫系統(tǒng)對所感知到的威脅的反應——和衰老的結合?!把装Y性衰老”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悄然累積,它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癌癥、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的身體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發(fā)炎,有些人的程度較輕。但科學家表示,對此我們應該給予密切關注。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了發(fā)炎可能造成的損害。
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潛在的藥物治療方法,一些醫(yī)生正在推動對慢性炎癥進行更多、更好的檢測。同時,你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來對抗炎癥:規(guī)律鍛煉,保持充足睡眠,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紅肉。
“炎癥是所有慢性疾病的內(nèi)在組成部分?!崩夏瓴W專家、美國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科學主任路易吉·費魯奇說。他研究老年人的炎癥現(xiàn)象已有近30年。
“炎癥性衰老”一詞是由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退休免疫學教授克勞迪奧·弗蘭切斯基在2000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出的。去年,科學家們提議將慢性炎癥加入到隨年齡增長顯現(xiàn)并可能加速衰老的生物特征清單中,并稱之為“衰老的標志”。
炎癥本身并非壞事,而是機體保護自身免受傷害的天然方式。這有助于抵抗病毒感染,或是愈合手指上的傷口。一旦康復,炎癥通常就會消退。
慢性炎癥也源自機體試圖保護自身。但它不會消退,而且會帶來傷害而非治愈。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會出現(xiàn)全身炎癥反應,因為機體會對其所認為不正常的物質(zhì)或情況作出反應:例如,腹部脂肪細胞的堆積。
“炎癥性衰老”的一個可能原因是細胞衰老,受損的老化細胞會停止分裂,積聚并分泌炎性蛋白。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的慢性炎癥水平會上升,但人們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年齡和程度有所不同?!坝行┤松踔猎诤⑼瘯r期就會立刻開始。另一些人則可以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直至七八十歲?!备ヌm切斯基說。
可引發(fā)和加重疾病
研究顯示了慢性炎癥在最嚴重的衰老疾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既可以引發(fā)疾病,也可以加重疾病。
“這就是個惡性循環(huán),”費魯奇說,“炎癥會造成損傷,而組織中的損傷又會引發(fā)炎癥?!?/p>
一項對超過16萬名患者血液樣本的分析研究顯示,高水平的炎癥與任意原因?qū)е碌乃劳鲲L險增加相關:炎癥水平高的人群,死亡風險是炎癥水平最低人群的七倍。
美國布里格姆和婦科醫(yī)院的研究人員8月發(fā)表的另一項研究顯示,慢性炎癥水平高的女性罹患心臟病、中風或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慢性炎癥水平低的女性高出70%。研究人員對這些女性進行了為期30年的跟蹤調(diào)查。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布里格姆和婦科醫(yī)院心血管疾病預防中心主任保羅·里德克說:“炎癥本身就有巨大風險。我們需要及早預防?!?/p>
慢性炎癥也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麻省總醫(yī)院麥坎斯腦健康中心主任魯?shù)婪颉ぬ过R說,多年積累的斑塊和纏結會引發(fā)慢性炎癥反應。
隨著年齡增長,細胞損傷慢慢累積,從而引發(fā)慢性、低度炎癥,最終導致疾病。舉例如下:
大腦: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和阿爾茨海默病。
癌癥:可能導致突變,從而激活腫瘤生長或削弱機體發(fā)現(xiàn)并消除癌細胞的能力。
動脈粥樣硬化:令動脈壁上的脂肪沉積或斑塊積聚,它們的破裂可能造成心臟病發(fā)作。
骨質(zhì)流失:干擾骨骼修復,破壞骨骼。
腎臟疾病:可損害腎臟受損后的自我修復能力。
應如何預防和治療
血液測試可測量炎癥標志物,如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紅細胞沉降率(ESR)和鐵蛋白,但大多數(shù)血液測試無法區(qū)分暫時性炎癥和長期炎癥。同時它們也無法反映出炎癥源頭。
“是因為你的關節(jié)炎,還是因為肝臟疾病,抑或是因為多肌痛(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克利夫蘭醫(yī)學中心老年醫(yī)學中心部門主管阿爾德希爾·哈什米說。
英國的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16萬名接受炎癥標志物檢測的患者的記錄。在標志物水平高于正常值的患者中,大約有85%的人體內(nèi)未發(fā)現(xiàn)感染或疾病證據(jù)。
藥物必須在不妨礙免疫系統(tǒng)的情況下抑制炎癥。一些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患者,使用低劑量秋水仙堿來治療炎癥。秋水仙堿于2023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多年來一直被用于治療痛風。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包括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s)在內(nèi)的其他藥物可否降低炎癥標志物。諾和諾德公司和杰特貝林公司正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風險人群中測試潛在的抗炎藥物。
一些人嘗試服用二甲雙胍和雷帕霉素等藥物來治療炎癥。這兩種已被FDA批準用于其他用途的藥物顯示出具有治療炎癥的潛力,但仍需進行更多人體實驗研究。
除此之外,目前抵御炎癥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專家說,無論怎樣你都應該堅持鍛煉,不吸煙,保持健康的體重以及健康飲食。
一些研究表明,以堅果、全谷物、魚、水果和蔬菜為主的地中海飲食尤其能夠預防炎癥,而紅肉則會促進炎癥。
坦齊說,對大腦健康而言,最重要的是每晚7到8小時的睡眠。他說,有了充足的睡眠,大腦就會清除引發(fā)炎癥的淀粉樣蛋白。
“每次你從做夢或快速眼動睡眠進入深度睡眠,我稱之為一個清洗周期?!碧过R說。(編譯/文怡)
編輯:余鳳
責任編輯:李鈺華
編審:吳山冠
0